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四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以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
“四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以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杨丽娟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凫山小学 杨丽娟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了当代教育热词,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刚踏入小学门槛的他们较为好动,自觉性不强,自制力低下,其特殊的年龄身心特点往往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若以“灌输式”传统方式教学,其得到的教学效果往往也是不尽人意,本文通过从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朗读以及识字方面,分析论述如何让学生从“玩中学”,从而有效让一年级语文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核心素养 玩中学 学习积极性效率提高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核心素养”成为了当代教育热词。这一现象的出现,又迅速地掀起了语文学科研究的新思想热潮。语文作为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是有效带动各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域。然而,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刚踏入小学门槛的他们较为好动,自觉性不强,自制力低下,其特殊的年龄身心特点往往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若以“灌输式”传统方式教学,其得到的教学效果往往也是不尽人意。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举例分析论证“玩中学”这一教学理念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使一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从导入着手,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课堂导入是教师运用语言或教学行为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的手法,是上好一节课最基础的环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如果在课堂的一开始,教师能够把握住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本身兴趣爱好出发,运用恰当的导入手法,那么课堂的效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一堂课的导入环节质量也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巧妙的导入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反之,失败的导入则会使课堂质量跌落谷底。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有效的课堂导入则是学生积极思维产生的起点,导入在教学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上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与第一单元不同的是,第一单元的课文在编排上充满了传统文化色彩,富有童趣,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相比之下,第二单元由于篇幅较大,并且多以阅读理解为主,因此孩子们在学习课文上会有一定难度。根据第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导入上,可以运用歌曲导入法,利用歌曲以及律动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课堂的一开始,可以在课件上插播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并且在歌曲上加入简单的律动。通过一首活泼欢快、节奏鲜明的儿歌,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把课间散涣的学生带入到课堂情境中。歌曲结束后,教师再用歌曲联系课文设置疑问,例如:“同学们,歌曲听完了,你们知道歌曲里面讲的是谁吗?你们知道有关这位伟大人物的相关事迹吗?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事迹吧!”从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入手,使学生产生求知渴望,从而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
    二、创设情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情景既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
    冲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边互动,使课堂变得更有生气。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景的创设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引起学生的心理情绪上的共鸣,因此,重视语文课堂情景的创设,显得格为重要。
    除了“创设表演情境”法,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运用“创设故事情境”法,例如在上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讲述一个“文具宝宝想回家”的故事,通过讲述文具宝宝由于被主人乱丢乱放,导致文具宝宝被遗落在角落,找不到家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反思和共鸣,让学生知道了文具也有“家”,并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抓住学生这个特点,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一篇课文变得生动而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趣味朗读”,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在小学生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学标准里,都把朗读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朗读作为一种有声阅读,是一种以声传情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助于真切感受课文的情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效的朗读方式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语感。一年级学生,天性纯真爱玩,若在朗读方面以“玩”的形式去“学”,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四、通过“游戏识字”,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游戏化”教学模式,正正是改变当下语文课堂识字枯燥乏味的良方之一。对于小学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需要与游戏结合,这样学习自主性才能被激发出来,心理需求也能得到充分满足。在小学语文课上需要积极引入游戏精神,让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强化学生各方面素质。
    此外,游戏识字还可以运用“模仿动作表情”游戏,教师在教一些动作和带感情色彩的动词或形容词时,要有脸部表情。如教“笑”字,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哈哈大笑,教“哭”字时,和学生一起装作哭的样子;在教一些表示动作的字时,例如“走、跑、跳”等,老师可以做相应的动作,请学生找出相应的字卡,或者老师出示字卡,学生做出相应动作。游戏时,教师的动作和表情适当夸张,可加深学生识记印象。除了“模仿动作表情”,教识字时还能运用“摘果子”方法,教师把生字卡做成各种水果形状贴在大树上,请学生上来摘“果子”,摘下“果子”后,如果学生能念出“果子”上的字,就把“果子”作为奖励送给学生。
    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趣味游戏识字方法,把学生学习兴趣大大调动起来,识字行动就会变得自主积极,识字教学效率自然会逐步提高。识字游戏不是普通的娱乐游戏,其背后呈现的更是现代教师的民主意识和智慧精神。巧妙运用“游戏化”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的“玩”中,体会到“学”的乐趣。
    教育是一项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是否快乐,是否有所收获,都是由教师来调控和掌握的,让学生在“玩中学”,从“玩”的过程中体会到“玩”的轻松,体会到“学”的乐趣。劳逸结合、寓教于乐,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健康快乐成长,还为学生打开学习的智慧大门,有效让一年级语文课堂“活”起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殷天晴.五种课堂导入方法举例[J].语文天地,2015(36):23.
    [2]陈向荣.朗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J].人生十六七,2018(03):29.
    [3]孙静.游戏精神视野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0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