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高三英语备考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初探
高三英语备考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初探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吴玉婷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英语科 吴玉婷

     

    摘要: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2017年高考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本文将就如何进行提升高三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试题分析 备考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首次被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教育部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启动立德树人工程,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十大关键领域,其中,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首要环节,并提出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和修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林崇德,2016)”(陶百强,2017) 在此国策背景和课标统领下,高考改革必将体现核心素养理念。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 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指出了2017 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由此,2017年全国Ⅰ卷写作设置了考生教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的情境,要求考生写邮件告知外国朋友下次上课计划, 上课内容是学习唐诗和建议其了解唐朝历史。而全国Ⅱ卷要求考生给外教写封邮件邀请他参观中国剪纸艺术展。这些命题涉及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引导考生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试题凸现了对“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对考生及教师的价值观及人文精神起到了引领作用。因此,在高三备考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将探讨如何针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备考并实现立德树人。

    二、提升高三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有效措施

    依据新考纲对学生的新要求和对高考命题的研究,针对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培养学生的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现将其总结如下:

    1、了解考纲变化,更新备考观念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普遍重视知识积累和做题过程,较少有学生会认真研究考试大纲,了解命题动向。部分学生备考观念陈旧,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备考仅与语文科相关。因而,在新的高考要求下,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转变观念,了解考纲变化,帮助其从思想意识上,提高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教师可以开设文化专题课,向学生介绍考纲变化,传递核心素养的理念以及和学生一起分析小结了新高考题对中华传统文化考点的渗透,共同归纳了题型考点,并给学生出备考策略与建议。同时可在课下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对考纲理念的渗透,尤其是在习作讲评中,注意引导学生在立意上、内容的选择上体现自己的文化意识。

    2、分析考题规律,进行策略指导

    根据笔者对历年考题中传统文化考点的分析,我们发现相关考题以书面表达为主,涉及不同的文体。书信为主,说明文次之。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文体的的写作特点,结合具体范例与学生共同分析篇章的要点,构建不同文体的图式,并给予备考策略的指引。以书信体应用文为例,考题通常要求学生向外教或外国朋友说明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事物,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相关的文化名词及其内涵的表达进行归纳。

    3、增加语言输入,增进文化了解

    尽管考纲发生了变化,回顾高中的各模块课文,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较少,阅读资源匮乏以致学生相关语言输入较为不足。根据课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要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首先,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已有的高考试题模拟题及备考用书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素材。如教师可收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语篇填空练习,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语篇、归纳要点、积累语言表达,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师可针对备考需求对历年全国卷及各地高考题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书面表达题进行整理,以及并提供一些变式练习,同时根据考题涉及的文化分类收集了一些常用名词并针对每个名词从中华文化相关英文教材中节选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作为补充材料给学生。再次,教师可选取与中国相关的英语纪录片作为听力训练的素材,让学生在提升语言水平的同时对中华文化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其文化自信。《你好,中国》、《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都是不错的素材,教师可节选后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作为学生紧张学业的调节课下播放,此外还可将其中的语言素材改编为高考题型,供学生练习。

    4、利用节日契机,增强文化体验

    高洪德(2017)建议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活动组织开展基于文化知识的文化体验活动。高三一年备考,学生将依次经历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教师可以节日为契机,设计教学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以元宵节为例,教师可播放元宵节相关的英语视频,让学生了解的全国各地、从古到今的一些元宵习俗的英语表达,并与学生共同地用英语讨论节日的内涵与意义。

    5、依托常规教学,讲好中国故事

    在高三备考中,笔者所在学校常年坚持人教版模块9和模块11的新课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课本的语篇学习为依托,并将本土文化相关活动融入教学活动设计。以下是在两个模块的教学中,穿插的中华文化相关教学活动:

    模块

    单元主题

    教学活动

    模块9

    Breaking records

    写作活动:某中国运动员生平简介

    模块9

    Sailing the ocean

    阅读:一带一路话题文章

    模块9

    Australia

    写作活动:中国的介绍

    模块9

    Exploring plants

    小组分享:描述中国国花

    模块11

    New Zealand

    小组合作活动:所在城市介绍

    模块11

    Legends of ancient Greece

    写作活动:中国神话传说

    1 高三模块9-11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教学活动

    此外,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 笔者还增加一周新闻环节,介绍中国日报上报道的有关中国的新闻热词,帮助学生持续积累与中国文化相关用词。

    通过以上多环节的融入与渗透,笔者深刻感受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断加深,尤其是语言积累不断的丰富。与此同时,笔者作为授课教师在备考思路上有了较大的转变。然而,如陶百强(2017)所说,高考环节无法也不能荷载所有的教育期待,只有各环节系统推进和践行,才能逐渐推进我国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宏伟教育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高洪德. 从文化知识到文化意识,英语教学怎么做?[J].《英语学习》2017,(6)

    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

    陶百强.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学考与高考命题探讨[J].中国考试,2017,(4):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