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思考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作者:顾桂芬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要求。在中小学阶段,计算机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来搜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创新能力、实践操作以及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中小学计算机教学进行实践思考,以期提升计算机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中小学;教学思考

    近些年来,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并且普及的速度很快,深入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这一发展趋势也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小学校应当改变过去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教学设备的配置,以适应现代计算机教学的需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从而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人才,为学生打下终身教育与发展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时期下,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习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但是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偏重理论教学,没有充分体现计算机技术的趣味性和生动性,难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教育效率和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考虑其教学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通过计算机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计算机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加强学科层面的重视

    在中小学阶段,计算机属于一门基础学科,在信息时代下,计算机学科对学生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因此,教师要从学科层面加强重视,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其应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教育中,例如,通过计算机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互联网使用以及读写能力,同时,从长远角度分析,教师要通过计算机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科学素质水平,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加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为学生成为一名高素质、现代化人才奠定基础。

    三、开展因材施教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安排难度适当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夯实其计算机基础,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化需求开展教学,循序渐进的开展知识教导和传授。

    四、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点,针对中小学生而言,其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学生开展教学,例如,针对小学生喜欢玩耍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而中学生其思维发育相对成熟,可以独立思考以及自主的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留下一定的自主探究空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探究和创新的欲望。

    五、加强教学方法研究,注重理论实践结合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较为新颖的学科,相关的教学实践较少,并且我国的教育事业与计算机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使得以往的许多成果或案例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因此,中小学在计算机教学上,要本着突破、创新的精神,开发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工具型、资料型的软件,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特点与教学个性,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给学生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培养其创造能力、创新意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过去的计算机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自己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来模仿自己的操作,方法上较为单一,不仅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挥,也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课程的趣味性。对此,教师应当加强对计算机教学方法的研究,积极地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如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学习、互动教学法等,以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在教学Excel表格的使用时,教师先为学生讲解基本的工具、公式和操作方法,然后发给学生一组模拟数据,可以是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成绩表,也可以是某项体育竞赛的分数等,让学生利用Excel表格来整理这些数据,并想办法求出这些数据的平均数、中间值、总数等,这种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助于他们实际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发展。

    四、注重教学准备工作,严谨安排课堂计划

    备课是每个学科在教学前的重要工作,计算机教学也是如此。在课前,教师首先要对计算机的状态进行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机器进行及时修理,或者做好替代方案,以免由于机器问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与归纳,并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认知水平来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在计算机上逐一进行演练和验证,确保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同时,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教师还要尽量地围绕其来设计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演练与分析来让学生对知识点形成准确清晰的认知,并掌握运用的方法。通过认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严谨地安排课堂计划来充分运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下,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和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计算机课程教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借鉴、汲取教育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军义.信息时代下中小学计算机教师教学方式的积极转变[J].农家参谋,2018(2):179.

    [2]肖飞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