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素质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下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浅谈素质教育下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的研究

来源:素质教育 作者:杨霞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 

    【摘要】初中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古诗文教学成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化素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古诗文。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

    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常面临这样的困境:老师要求学生记住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学生记不住;老师要求学生对文言词汇进行梳理积累,学生做不到;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理解时不懂得运用;翻译文言语句时,总会出现掉词漏译的现象。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对古诗文教学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创设诗文情景,渲染内容环境

    由于古诗文特别是文言文生涩难懂,学生在学习时困难比较多,只是简单的应付完老师的任务,没有丝毫的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一)变身导游,融入其中

    文言文教学容易陷入初读课文,阅读注释疏通文章,解决字词,分析课文的套路,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比如,我在执教《三峡》时,可以这样设计:假如你是三峡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你要把“大三峡”的美景推向市场,有游客打算到三峡旅游,请你向他推荐三峡最美丽的季节。创设这样的情景就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教学也就轻松多了。

    (二)剧本编演,融会贯通

    初中阶段所选的文言文课文很多,故事性很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编演剧本。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剧组”, “剧组”内部制定编剧、导演、场务、演员等角色。然后抽课间时间进行编排,制定时间进行演出,举行几个剧组的比赛,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特别是文章特殊的背景以及人物的心理。比如,我在执教《狼》时,“剧组”在编剧本时对屠夫和狼的动作、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狼想吃人时的动作和心理刻画,屠夫由害怕到理智的变化,狼“犬坐”“假寐”时的动作等等都描摹得十分到位,完全摆脱了原来的老师讲授、学生记笔记背诵的机械模式。

    (三)古诗吟唱,情景交融

    诗词在古代是通过吟唱来体会优雅意境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以朗诵为主了。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回到古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吟唱古诗词。比如,在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时。我先播放王菲的歌曲《水调歌头》,将学生引入那优美的诗境,让学生感受歌声中古诗词的优美旋律。然后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歌唱这首词。无论什么旋律,也不管音调是否和谐,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因为很多学生没有专门学习过音乐,对于音韵乐谱不够精深,所以这个环节就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这节课以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其他古诗词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轻轻吟唱着,兴趣非常浓厚。  

    二、培养文言语感,丰富学生情感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言文字是来表达思想,丰富情感的符号。初中阶段学生初涉古诗文会觉得新奇,但也有畏难情绪。如果这时学生能习得古诗文良好的语感,被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所打动,必然愿意亲近文言文。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保持对古诗文的兴趣,又有利于理解古诗文的含义。

    (一)营造诗文配乐朗读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朗读需要朗读者批文入情、析文入里,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与变化脉络。因此,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带着美好的感情投入朗读,尽情发挥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出形象生动的画面。故此,我们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走进文本,感知情感。

    (二)变换多种朗读方式,提高诗文感知力

    在阅读鉴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朗读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别具一格。教师要掌握多种朗读技巧和方式,善于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古诗文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可采用领读、接龙读、分组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例如,长篇叙事诗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

    三、指导朗读促理解,赏析品读悟情感

    朗读是将文字的视觉形象转换语言的听觉形象的一种阅读活动。朗读的同时还要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分析文本语言的章法、句法,乃至用字、用韵都是提高朗读效果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点拨学生披文入情,理清脉理,揣摩炼字炼句的精妙,掌握赏析语句的技巧,体会作品的风格,体悟作者的情感。例如,教读《琵琶行》一文,对课文第二段中琵琶音乐描写的十四句诗的朗读,要表现出与琵琶曲旋律相应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奏、语气。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赏析、领会这十四句诗所表现的琵琶乐声的声音、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提示朗读的重心处理、停顿、节奏等技巧。

    四、注重日积月累,学会归纳整理

    (一)加强古诗文课内外阅读

    词义识记和诗文阅读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学生掌握的古汉语词汇太少,必然无法完成古诗文阅读。无法牢记古诗文词义,根源在于阅读古诗文太少,常见词义的次数不够。无法在大脑中有深刻印记,导致理解诗文有难度。因此,在学习课内古诗文外,老师要选择一定量的课外古诗文供学生阅读。

    (二)及时归纳整理文言字词

    文言字词的学习是从分散到集中,从不自觉到有意梳理归纳的过程。比如,“也”字。在学文言文时掌握一定数量有“也”字的句子后,老师可引导学生整理归纳。要根据句子的形式及“也”字在句中的位置来确定。文言诗词意思的确定,尽管可以用语言环境推断法,多音字不同读音辨析法,词性变换辨析法,依据通假规律辨析法,从已知到未知,推断词义法等。但积累到一定量的归纳整理,能提升理解古诗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胡迎娣.初中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意义及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2]李菊红,李秋香.农村初中学生古诗文朗读活动训练策略实践研究研究报告[J].飞:素质教育版,2013,(9):166-1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