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将立德树人贯穿道法课堂
将立德树人贯穿道法课堂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涂丹

                             湖南省浏阳市新文学校    涂丹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门承载培育学生法治意识与思想道德素质重要使命的课程,《道德与法治》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修身立德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应塑造师者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讨论真实生活话题,形成正确生命态度;选取生活道德典例,完善坚强意志品质;创设合适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感恩向善。从而真正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向善向上,修身立德。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修身立德;向善向上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每天都在忙碌着,为着调皮的孩子、为着繁杂的班务,似乎每一样事情都能够左右我们的情绪,甚至有时晚上躺上床,还想着第二天的工作,就这样渐渐地远离了曾经初为人师的快乐与满足.然而,学习了习主席“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师德报告后,让我的心灵变得平静,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内容——作为道法教师的“修身立德”和“潜心树人”。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说过,“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将修心立德放在首位。在呼唤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观念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自然应承担培养学生“修身立德”素养的责任。然而,审视自己今天的教学现实,很多时候只重视单纯知识教学,轻视法治意识培养,忽视生命与品德教育,已远离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本真。这就让我不禁反思,若要让该课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就应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对话,分析道德典例,引导学生向善向上,从而为立德树人积蓄力量。那么,如何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我们的道法课堂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单的阐述。

    一、塑造师者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修身立德培育的关键在于教师。《论语》中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当自身表现出高尚的师德时,就为学生的成长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此, 教师应当自觉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作为工作价值追求,做好学生的表率,严于律己,严守学校三条高压线,严守师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

    二、讨论真实生活话题,形成正确生命态度

    “为了生命更美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道德与法治》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校园欺凌和伤害案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教育的缺失。当学生对生命价值产生困惑而采取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极端行为悲剧上演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当思考:生命教育切入点在哪?应引导学生感受生命之宝贵,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想:这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在道法课堂中,我们道法教师常常链接社会生活中真实的道德话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课堂上展开生命态度的对话。教师耐心倾听,尊重学生的思考,循循善诱,在学生的观念纠结处把做人的道理说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生命态度和法治意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立德树人呢?

    三、选取生活道德典例,完善坚强意志品质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编者意图是要求它的教学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价值。基于生活化的教学视野,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真实和有意义的人物或事件,寻找具有教育价值的时事热点和典型事例作为素材,组织课堂教学,由小见大,由隐到显,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针对初中学生抗挫能力普遍弱化乃至缺失的现状,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坚强意志品质非常必要。在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中,我播放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刘伟10岁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18岁获得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冠军后因免疫力下降无法再进行强烈运动,改用脚学习弹钢琴。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当刘伟用双脚弹奏出优美的《梦中的婚礼》时,教室内异常安静,学生都陶醉在钢琴曲中。接下来交流问题、分享感悟,逐渐明白当自己遭遇挫折时应持的正确态度,学会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感悟道德人物身上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学习内驱力,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坚强意志等道德品质,从而真正增强生命的韧性,让生命向着更加美好的旅程迈进。这也是立德树人。

    四、创设合适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感恩向善

    修身立德是一种综合素养,是学生的必备品质,也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要件。《道德与法治》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常用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运用角色扮演和角色体验方法,能够有效启发道德认知,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观念。例如,掌握与父母交往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构建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是初中阶段道德学习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教学中,我安排学生每六个人为一个小组,以“妈妈辛苦工作一天后回家,我为妈妈做什么……”为主题,自编、自导、自演课堂情景剧《妈妈,您辛苦了》。学生表现积极,小组合作默契,表演很精彩,让教室的许多学生不禁潸然泪下。然后再适时进行点评、总结、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谈到以后会体谅父母的辛劳,应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等。最后顺势引导学生每周回家后为父母尽一次孝心,做一件小事认真完成每周的感恩作业。在这一节课的课堂上,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体验中感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父母的爱与付出,加深与父母的情感,为其与父母的良好沟通奠定基础。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教师应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明理,从而积淀感恩美德,课堂也因此更加富有育德的意蕴,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一门承载培育学生法治意识与思想道德素质重要使命的课程,《道德与法治》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修身立德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人格魅力、教学智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应创设合适教学情境,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形成正确生命态度;应选取生活道德典例,让学生完善坚强意志品质,启发学生感恩向善,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1)张慧红 :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2)李春会,李亮 : 中学政治教师的核心素养

    3)俞莉:思想品德课堂的价值追求—《思想政治课教学》

    4)梅冬贵,张媛媛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探索—《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