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游戏化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返回顶部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王柏平 镇江市丹徒区恒大绿洲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不管是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还是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游戏是儿童的生活,玩具是儿童的伴侣”,都说明一个道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作用。我园于2016年8月正式开园,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开园正好也赶上了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的改革大潮,为此,我们趁势而上,把实施课程游戏化作为幼儿园建设和发展的抓手,在“化”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尝试探索和孩子们一起做课程的建设者。 一、课程游戏化“化”在办园愿景中,实现文化引领 我园启动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结合园本实际,我们提出了“依四时而生长,顺天性而发展”的办园理念和“解放天性,舒展个性”的教育理念。 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广泛讨论,逐步积淀,达成共识,初步形成了“致力孕育一所师幼人生幸福,文化底蕴醇厚的幼儿园”的发展愿景,指明幼儿园未来发展的方向。全体教职工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以《指南》和《纲要》为指导,教育理念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教师开始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用孩子的视角去审视环境,由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开展游戏,从孩子的经验和需求来实施课程,正在逐步形成“儿童本位”的立场,正是有了这种观念的转变,我们才能更专注幼儿园课程改革,我园的课程游戏化才能更顺利地推进和深入,反过来为幼儿园的发展愿景提供现实支持。 二、课程游戏化“化”在环境建设中,实现环境熏陶 为幼儿创设安全适宜的室内外游戏活动环境,是我园课程游戏化顺利开展的前提。 1.户外环境改造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逐步实施,基于幼儿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需要,我园站在课程的高度,站在孩子发展的高度利用暑假期间对户外环境进行了改造,创设了富有野趣的戏水池,充满童趣的玩沙池和陶淘乐,生活化的种植园和绿洲农场,动感十足的户外骑行区,以及尽情挥洒的常青藤剧场、涂鸦、大型建构区,为孩子提供真实、自然的游戏环境。 2.室内环境优化 其一,合理规划班级环境。我们把教室里的桌椅分散到各个区域中,使之形成一个既开放又相对独立的、多通道活动空间,提高了环境的使用效率,幼儿可自由选区、活动材料随取随玩。我们还将室内近5米的宽走廊和各个专用活动室合理安排,打造成公共游戏区,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跨区混龄游戏。初步形成一个区域化学习的空间环境。 其二,不断调整的“材料超市”。为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我们尝试构建“材料超市”。材料超市的投放使用,不仅方便了幼儿游戏,而且还能发展幼儿一一对应、归类、排序、空间等数学认知能力。材料超市本身就变成了一种生活化、儿童化的课程。材料超市的建构,不是对教师和幼儿的放任,而是一种在信任基础上的放手,教师可以减负,投入更多的精力观察儿童、解读儿童。 三.课程游戏化“化”在课程当中,实现专业支持 1.整合教育资源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立足现实条件,充分挖掘周边的课程资源,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心理资源三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 其一,自然资源。我园地处丹徒新城和谷阳镇交界处,往前一步是城市,退后一步是农村,园外东有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南北都有广阔的农田,自然资源丰富;园内柔软的草地、充满生机的种植园地、孩子最喜爱的小花圃和小树林,环抱在自然的大环境之中,孩子们可以去田野踏青,去树林寻宝,去农田收获,在草坪打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为幼儿接触大自然创造了条件,让他们有时间、空间欣赏大自然的秩序、和谐与美,同时掌握各种自然规律,大自然变成了我园课程的活教材。 其二,人文资源。我园处于恒大小区之内,周边人文资源多样。我们整合了小区周边的人文资源,充实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为幼儿打开了多通道的学习路径,一些鲜活的微主题也就此诞生了。为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三,心理资源。我们在关注物质资源的同时,更关注心理资源的建设。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幼儿园的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良好的心理资源会形成一股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这股力量会变成推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助推力。 2.课程方案调整 幼儿园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职工、家长、幼儿共同完成。我园的课程实施着眼于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把游戏精神渗透到幼儿园的活动中。 其一,优化一日活动环节。幼儿园教育活动安排与实施的最小整体时间单位是“天”,因此要落实课程,将课程结构中的教育活动进行实施,最便捷的方法是从一日活动入手,优化各环节的安排。第一,时间的调整。我们将原有的细碎时间进行整合,将线性的时间安排改成板块式的时间安排,允许老师和孩子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第二,环节的调整。考虑到季节因素,在冬季将户外活动时间调整到气温相对较高的10:00-11:00这一时段。第三,问题上的调整。为了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我们在上午开展自主游戏的时候,鼓励幼儿自主餐点,但随着季节的变化,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冬季,由于我园以自制点心为主,进行游戏的1个小时的时间里,出现了点心如何保温的问题。第一次,考虑到安全性,我们用加热台板进行保温,效果不好,最后我们发现,车载保温箱能妥善地解决餐点保温问题,这类的生活活动,也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二,修正课程方案。在优化一日活动环节的同时,我们也对课程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在开园初,我们就对课程方案进行了基本的架构,年初,我园的课程建设方案经区课程方案论证会的答辩和专家指导,根据指导意见,我们组织教师深入的观察和研讨,通过课程三级审议,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园的课程实施方案。目前我园以“亲自然、亲社会、亲游戏”为纬度,以省编教材为蓝本,基于幼儿的发展需要,依四季而生成园本活动,初步构架出了绿洲四季课程。我们立足幼儿的天性和兴趣,遵循《纲要》和《指南》精神,让幼儿在亲自然、亲社会、亲游戏的活动中发展,培养“亲和、善思、好玩、乐学”的健康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