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把握平衡 智慧施教
把握平衡 智慧施教

来源:《中小学教育》杂志2023年6月上旬刊 作者:薛赟赟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第二中学 薛赟赟

    [摘要]教师、学生、环境、设备等因素构成了课堂教学体系。维持课堂教学体系的平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因而,我们应该明确课堂教学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把握平衡,智慧施教,课堂的有效性必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把握平衡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结合自身课程特点,使各个要素平衡发展、和谐共鸣,让我们的课堂得以充分彰显张力呢?对此,笔者将结合个别案例,浅谈论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三个平衡。

    一、把握“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审视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有两种现象明显存在:其一,“感性”过度,“理性”缺乏。为了迎合学生的“情感态度”,而过度铺张“感性”活动,可一旦各式活动结束,进入正常教学进程时,学生的“情感”迅速消散,此刻就更别提“态度”了。其二,“感性”缺失,“理性”频繁。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为了达到考试指标,企图通过抽象的“纸上谈兵”,来实现信息技术的“理性”建构,忽略“感性”活动。由此,学生理解的低效和情感的低落是毋庸置疑的。缺少“理性”,一切的感性活动都没有意义;缺少“感性”,一切的理性构建又匮乏了依托。因此,“感性”、“理性”亟待平衡。

    【课例一】《算法的表示》

    师:前段时间非常火热的一档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节目当中有个举牌投票的环节,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投票系统呢?

    (邀请学生谈谈对投票系统的设想。老师展示已经设计好的投票系统界面。要让这个投票系统运作起来,还需要什么?)

    生:要程序。

    师:那么这个程序应该按照一个什么样的算法来统计票数呢?

    (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再体会下,这种自然语言的描述方式,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呢?

    (学生讨论)

    师(总结):自然语言的不足,引出流程图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算法的表示”,老师利用热门节目作为例子,同时又是节目中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实现“感性体验”到“理性建构”的知识获取过程。

    二、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平衡。

    老师和学生,永远是课堂教学中的绝对主角,他们扮演着“主导”和“主体”的角色。如何把握“主导”和“主体”的权重,决定于老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理念认识的偏差,有的老师又过分夸大主体作用,将学生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创造体”形象。这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收获大吗?所以,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必须以老师的适当引导为基础,这才是“主导”和“主体”应有的平衡关系。

    【课例二】《游戏中的算法》

    师:给出取火柴游戏:一对火柴有N根,两人轮流取火柴。每人每次可以取1根或2根,最先没有火柴可取的人为败方,另一方为胜方。先取者为先手方,后取者为后手方。

    学生活动:思考:1、先手方有没有必胜策略?2、如果有必胜策略,先手方的取法如何?

    教师活动:(适时给学生提示)稍后总结游戏规律,引出算法概念。

    师:提出进阶问题:有两堆火柴,分别有MN根火柴,两人一次从中取火柴,规定每次只能从某一堆中取若干根,也可将一堆全取走,但不可不取,最后取完者为胜,先手方有没有必胜的策略?若有,该如何取?

    学生活动:两人为一组参与取火柴游戏,并思考:1、先手方有没有必胜策略?2、如果有必胜策略,先手方的取法如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算法,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评价。

    学生活动:在“取火柴”游戏中,用自然语言表示,提炼出算法,并完成流程图,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在本案例中,老师以“取火柴”游戏为线索,在过程中提炼算法,体验算法。通过进阶的取火柴游戏,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实践,以此来巩固前面所学内容。同时,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流程图,即降低难度,又能考察学生对算法的理解程度。最后,通过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整堂课中,学生的主体活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思考,老师又适时地参与引导总结。因此,要达到“主导”与“主体”的平衡依存,老师把准时间、掌握分寸的点拨是关键。

    三、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前各个环节设计充分,可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情形却与预想的相差甚远。有的同学打破砂锅问到底,有的同学又顾左右而言其他,消耗时间、偏离重点……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无法预料的。其实,我们可以将“预设”与“生成”想象成课堂教学中的两张网。老师用“预设”这张大网能够“捕获”多数渴求知识的学生,可是仍不免有“漏网之鱼”。这个时候,“生成”这张小网,便需老师观察、呵护、引导、点拨,花更多的心思来编织。

    【课例三】算法及其实现

    师:我们首先来看一道题目,运用你们的智慧,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答案:琼斯先生和夫人有三件家务事要办:

    用真空吸尘器清洁一层楼。只有一个真空洗车器,需要时间30分钟。

    2、用割草机修整草地。只用一台割草机,需要时间30分钟。

    3、喂婴儿入睡,需要时间30分钟。

    他们应该怎样安排这些家务,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完成呢?

    这是一个小小的计算题,反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路,因此往往很多学生的观点与老师预想的、或者说正确答案不一致。这个时候,有的老师可能会表现得不耐烦,甚至还打断学生的发言,剥夺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有的老师直接将正确答案说出来……这就是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没有和谐发展的直观表现。相反,如果老师能够耐心倾听,给学生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顺着他们的思路,引导着靠近“预设”。这样的话,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也会经常“生成”各种意料之外的精彩观点,也能使老师获得意料之外的多种有效信息。因此,“预设”与“生成”的平衡,便能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教学目标。

    以上,笔者简要阐述了信息技术课堂中所要掌握的三种“平衡术”。当然,“平衡”的学问博大精深,这几点远不能道尽教学过程中“平衡”的意蕴。只有我们准确认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智慧施教,把每堂课的价值恰如其分地体现,那么,信息技术教学的理想境界定能如约而至。

    参考文献

    何克抗 郑永柏 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4

    严惠娥.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成性资源开发的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0):35-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