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国教师 化学教学中的技巧
化学教学中的技巧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张红敏

     “教好每一个学生”已成为我们教师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认为如何指导好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既要“学会”知识,又要“会学”知识,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尤其在新课程环境下,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证明,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对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环境下,注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为突出。化学教学中,我利用的学案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好奇去阅读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例如学习金属的性质时,我课前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你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看谁说的最多?

    ②你认为生活中人们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

    ③你能设计自己的试验方案来证明在②中的猜测吗?

    ④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或其他途径,你能知道常见的金属是如何冶炼成的?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四人一组对个人的资料进行讨论、整合,然后分组介绍。结果学生对上述问题的理解较为透彻,有些同学自己带了实验用品来进行当场实验。我马上提出了新的问题让同学们帮忙,我取出了生活中的纯金项链与铜合金制成的装饰品,让学生想办法辨别真假,并说出原理,且叙述中不到位的地方让学生补充完整。我说:同学们的方法中大部分为物理方法,我们如何用化学方法进行区分哪?紧接着自然过渡到金属化学性质的课堂探究中,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好奇、带着求知的欲望自然的走进了课堂,达到目的后,我还特意让学生进行实践,辨别真假黄金,让学生自然的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于化学教学中的概念课,我总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小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手中的资料及教材的内容逐一实现,达到巩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最后精心编排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对于化学用语的教学,则应抓住其含义、化学符号及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以不同的方式,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以家庭作业的形式、或利用实验室开放日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与实践;对于化学计算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将教材例题改编成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简单计算题,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自己解决的途径进行,为了知道学生的情况,通常由四人一组板演(难度递增,知识一环扣一环),最后让学生纠正,同时归纳出解答计算题的一般步骤,提醒学生注意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指导学生如何听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出类拔萃的学生除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外,最重要的是课堂上教师讲课时,他们会听课,他们听的是思路、方法、技巧。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发挥出最高的听课效率,我认为在课堂上就要指导学生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

    心到: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心去听课,用心去聆听。我们可以利用实验、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小知识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来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利用教材中的“学习情景素材”或“家庭探究”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去体验化学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励学生对化学中的问题要有勇气去想、去亲手尝试,只有敢想、会想,才能用心去学。

    眼到:指导学生学会仔细的去观察,观察教师的面目表情、手势或某一个动作,因为有很多的化学知识为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需要这些肢体语言才会表达的更生动、更形象;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尤其是实验过程中的基本操作,需要学生学会并独立完成,因此更应指导好学生眼睛观察要细、不可有遗漏,实验探究过程中还要激发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再利用实验去解决问题;指导学生会看微观粒子的模型或平面图,有助于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想象与理解。

    耳到:课堂上指导学生要注意用耳朵去听,听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尤其是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听完一节课能把自己听到的重点与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知识用嘴说出来,同大家一起提高。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听取其他同学的见解,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

    手到:一是指导学生会记笔记,能纪录出重点知识并能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中总结出规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二是学生实验,必需人人动手,人人会做,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三是指导学生对做错的习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并整理,千万不要养成只用耳朵听明白就行,不必要整理的心态。

    三.指导学生当老师,向思维要质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的化学标准对知识的难度降低,更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结合学案教学与课堂听课中,学生养成的良好习惯,再进一步“指导学生当老师”,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课前提出目标要求:即教师可根据教材和《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并将为了达到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出来展现给学生。

    2.分组讨论:即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一组,利用手中的资料、教材进行阅读、讨论,老师有重点地指导那些学习不用心的同学,激励他们发现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学生讲述:从每组同学中任意抽取一名同学,对问题进行讲述,其他同学指正或补充,教师除对某些实验和难点进行点拨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

    4.反思与评价:学生讲完后,要提醒学生反思本节课的的收获,通常分三部分:①通过本节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大家;②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需要同学们帮助;③指导学生正确的归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及时补遗答疑,强调重点和要点。

    这样做给学生提供了较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是讲课,学生碍于自尊心,就会精心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因为学生有“努力把课讲好”的内动力,因此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开联系生活实际、实验现象、图表曲线等进行分析思考,有时还要对基本概念等知识进行比较,对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取知识要进行归纳对比,从而使学生的多种思维得到训练。

    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在新课程环境下,我们更应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实验中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