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国教师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奏响师生和谐乐章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奏响师生和谐乐章

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王芳

     

    摘要: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路,既让他们真切体验“山重水复”跋涉的艰辛,又使他们充分感受“柳暗花明”赏心的美景,享受学习化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与收获。

    关键词:学科素养  高效课堂  思维训练  合作探究  和谐乐章

    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化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主旋律,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是高中化学教学的协奏曲。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奏出化学教学的和谐乐章。在高考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一线化学教师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

    一、兴趣在于激发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化学教师应该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化学课堂应是最令学生心弛向往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高考化学试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几乎每一个考点都设置了新的情景,学生很喜欢这样的题目,因为通过做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加了情趣,更培养了能力。所以我受此启发,在平时编组的题目尽量体现新的情境,避免单一直白的表述,这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大为增加。

    2.形式多样,加深理解

    针对高一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我在化学课上利用视频导入、故事引题、模型展示、化学挂图、文献资料、化学史介绍等多种方式,展现鲜明的化学知识与应用于学生面前,通过学生的视听器官,刺激学生大脑产生兴奋情绪,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在举例说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时,通过“一定”、“不一定”、“一定不”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让学生清楚明了地熟记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即: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些简洁、明快、生动、精炼的语言,形象深刻的说明了各种化学反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引导入门,学会探究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课听讲、思考问题、提出质疑、限时训练、总结整理中探索化学学科特点、克服思维线性、思维情性、思维惯性等思维缺陷,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事物分析、问题解决来学习化学、思考化学。比如,在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时,我采用了对比的教学方法:从二者的俗称、用途、与酸反应的现象差异、溶解性的不同等多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特别强调碳酸钠俗称纯碱,也叫碱面,是家里厨房常用的食材之一;而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也叫面起儿,是家里蒸包子常用的发酵剂之一。为探究二者的化学性质,我建议学生回家用厨房中的碱面、面起儿与食醋做对比实验,观察哪一种盐与酸的反应速率更快。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使学生既学会了化学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4.享受成功,赏识激励

    让学生看到希望,令学生享受成功是提高其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每当学生处于一筹莫展或产生失望情绪时,我就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路,既让他们真切体验“山重水复”跋涉的艰辛,又使他们充分感受“柳暗花明”赏心的美景,享受学习化学给自己带来得乐趣与收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信,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研讨、总结归纳,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探索、跋涉、成功这一良性循环之下,越来越喜欢学习化学,越来越喜欢探究化学知识,越来越感兴趣解决化学问题。

    二、思维缘于发展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达到师生互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个”杠杆”,我在问题设计上尽量标新立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例如,在分析有关“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产物——SO2CO2H2O三种气体的检验方法和顺序”的化学实验探究时,教师完全可以变换情景,创作新题,把原题改为“为探究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请设计最简洁的实验方案。”为完成这一题目,学生首先要分析反应原理,采用逆向思维,根据SO2CO2H2O三种物质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对应的化学试剂: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还要考虑三种气态产物的检验顺序为H2O——SO2——CO2。另外,为确保最后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纯净的CO2,还要考虑SO2的干扰因素,进而想到在第一次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之后,要用足量的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除去SO2再用第二次品红溶液验证干扰物质SO2是否除净。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就会产生“生成”,而课堂的“生成”和学生思维的“暴露”才是真实的课堂、真正的课堂,才是有实效的课堂、有创生的课堂。

    三、习惯得于养成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整理习惯、记忆习惯、思维习惯、表达习惯、积累错题的习惯,也经常地矫正学生阅读、记忆、思维、表达等各方面不良习惯。比如,在错题积累这个习惯培养上,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一个化学错题积累本,而且坚持每天积累一个知识点或者一道错题,就像每天写日记一样形成习惯,错题的积累并不是原题的简单抄录,而是要写出自己的错因、题目的正解过程、答题的注意事项、还会出现哪些设问方式等等,同时,我还要每周定期检查、督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错题积累习惯,定期整理、定期回顾、定期反思、定期总结,这也是学习化学知识自我能力水平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

    结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传统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在于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问而不究。新课改要求掌握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离开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就很难掌握化学现象的本质,很难总结出化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在高考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一线化学教师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