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浅论如何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浅论如何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丁政钦

     

    甘肃省宕昌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丁政钦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努力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力图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功能,遵循青少年学习和发展规律,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由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和生命教育。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要想适应新课改对人才的全新要求,教师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抓紧落实,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基础严格把关,提升其整体道德素养和法律积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当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谈一下如何有效推进该学科的教学。 
      一、开展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自我认知水平,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自觉践行规范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开展专门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后续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的支撑与条件。学生只有在充分明辨是非的前提下,才可能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才能够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自觉规范不良行为,杜绝不好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普及基本的公民道德要求或者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等。但是,必须避免道德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具体真实的案例,来启发学生自主产生价值评判,这样既可以诱导学生主动产生积极的价值标准,又可以提升其道德认知能力。 
      (二)、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发展至今有着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呕心沥血、舍小家为大家,其间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都是中华儿女必须世代相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现在的中学生的德育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新教材在整体设计上,做了较为系统的思考和安排。教材既关注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各自特点,又关注两者的关联性,采用生活导入、情境再现、问题讨论、价值辨析、导航引领等方式,在融入和呈现方式上的探索是有益和有效的。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国情教育
         道德与法治并不是单一学科,它不仅与国家法律和国情联系紧密,不断更新时政动态,而且还特别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动态,教材是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他虽然涉及的层面广,内容丰富,但是在内容设计上符合初中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透过书本知识感受社会现实,从而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提高感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强化他们的抗压能力。
         例如: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聚焦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从“情绪—情感—情操”的完整链条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学习,以及教学在道德与价值观层面的引导。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情绪容易出现“急风暴雨”和“闭锁”的极端,心理情绪的偏差容易导致行为的偏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品格、健全人格的心理教育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展法治教育和普及活动,培养学生遵法守法、爱法用法的良好意识与行为 
      初中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法律基础,树立基础的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按照法律规范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保护和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因此,法治教育必不可少。 
      (一)传播法律知识,接受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认知 
      最近几年初中生违法犯罪的概率上升,主要原因就是初中阶段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意识,甚至产生越轨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也不自知。因此,教师要在日常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切实普及基础性法律常识,列举学生身边常见的事例,使学生意识到法律学习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联。例如,在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典型违法案例,让学生先结合自身的法律基础和原有观念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对案例中的人物行为与结果进行评价。之后再呈现具体的法律依据,让学生对自己的法律意识与认知能力有初步的了解。 
      (二)组织开展法律讲座和宣传等实践活动,营造守法用法的校园风气 
      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定期为学生开展法律讲坛或者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遵法意识,在学校形成浓厚的爱法氛围,对所有师生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法治宣传画、手工制作法治主题手抄报和板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宣传月等,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法律积累,又能培养其遵法守法的自觉意识。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离不开教育合力的参与,教师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集结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 
      教育合力指的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道德与法治教育本身就是渗透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学生开展该方面的教育,必须要注重调动多方力量,合力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影响。 
      (一)与家庭建立密切及时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表现,合力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不仅观察学生的在校行为表现,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协调,了解学生的在家思想与行为。教师和家长形成统一的教育计划或者方案,对学生进行稳定的教育。 
      (二)充分运用社会上的优势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社会上存在很多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机会与平台,教师配合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政府宣传部门建立持久的联系,甚至可以邀请一些著名法治专家学者做学校的客座教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法律咨询、建议,指导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进程,完善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重点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