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初探
语文课堂的留白艺术初探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匡蓉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课堂生成等概念被反复强调。但怎样才能促成课堂生成呢?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课堂生成,应该借助艺术创作中的“留白”技术,即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留白   课堂生成   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的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苏霍姆林斯基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一书中,明确指出老师的任务在于鼓励学生从事有趣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那么,如何发挥语文课堂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呢?笔者认为可以学习绘画里面的“留白”艺术。

    为了上好一堂语文课,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常常做好充分的预设。预设能有效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保证课堂有序进行,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技能,但过分依赖预设,只会锢化学生的思维,也容易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老师一味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了无生趣的课堂,不能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更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了。教师必须勇敢跳出自己的预设,学会给课堂留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有生成,让语文有灵魂。

    科学合理的留白常能锦上添花。笔者认为要做好语文课堂的留白,教师要更充分,更精细地备课,吃准吃透教材。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教师不必也不能只顾着把教学环节框定在自己的预设中,要根据课堂的实时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留白是要教师勇于放手,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只属于他自己”。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创设课堂留白。

    第一:备课全面,储备丰富。

    留白,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教师只有充分全面地备课,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准确“传道授业解惑”,在面对超出自己预设内容的提问后,还能游刃有余把课堂拉回主题。好的留白绝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像放风筝一样,借着一阵风把风筝送上天,然后放手让大风把它吹得越来越高,当发现风筝快要被风吹断时,及时收线,稳住风筝的飞行轨迹。天空就好比教师创设的留白,充分备课就是那股拉回即将失控的风筝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风筝(学生)才能飞的更高,飞得更远。

    第二:巧设环节,灵活生动。

    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上的留白,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导入留白。导入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导入,往往能快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从而提高整堂课的学习效率。比如我在讲授《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时,给郭橐驼贴上“种树能手”的标签,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导入,巧妙设疑,郭橐驼为何能成为种树能手呢?他有什么种树秘方吗?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带着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深入到课文里面,去寻找这样一位“种树能手”的秘方。我的设疑式的导入,化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问留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就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方式。只要照搬原文回答的问题没有提问的价值。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针对本班学情,有梯度性,有探索性,尤其是有启发性。有探索性,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使学生深入探究,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后,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索,让其有时间进行知识的加工与整合,融入个性化的见解,从而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

    (三)总结留白。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为了总结而总结并没有起到总结的作用,没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系统,也没有留下学生继续探究的空间。总结留白,教师不妨退居幕后,让学生登上舞台,让他们谈谈本课所学。这种总结法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回顾旧知,自觉建立知识的系统,既可以训练信息整合能力,又可以锻炼概括表达能力,而且教师通过聆听学生的总结,可以检测不同学情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做出科学的课后辅导安排。

    第三:丰富阅读,拓展眼界。语文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能力,大量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学会留白,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珍视他们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可以根据作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探讨,促进他们进一步深入思考。教师通过留白的技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得越多,受到的启迪更多,越能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总之,语文课堂的留白有法而无定法,新时代教师还要更深入去探索,去研究其精髓所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竭尽所思。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湖南省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