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对话“自我教育” 让学生收获更丰富成长经验
返回顶部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4年6月上 作者:杨 宠 吕婧贞 衡水市东明小学 杨宠 吕婧贞 摘要:“双减”政策的提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有效落实“双减”过程中,学生如何自我管理,学会学习,确保减负不减质,成为各学校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基于“双减”意义及内涵,阐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施策略,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双减、自我教育、策略、实践 一、“双减”背景下自我教育的时机与意义 “双减”政策的提出是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双减”政策落地,学校考试和作业大量减少,学生的业余时间增多,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大好时机到来了。“双减”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立德”首先意味着坚定人生的方向,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次“树人”,要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味着行动有自觉性,即从内心有信仰,思想上有认识,情感上有真情,行动上有自觉,要做到这些就需要进行自我教育。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健康成长,并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是“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和最终目标。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自我教育的诠释和内涵 教育的最高点是自我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和他人教育、社会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自我教育是指个体(群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使自己的个性在德智体诸方面不断完善的一种社会活动。 对于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而言,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真正激发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这是对学生自我教育最明晰的诠释。 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每一个生命个体都“逼”成先进,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各得其所的幸福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本质。尊重“人的生命是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是实施自我教育策略的起点。 三、“双减”之下对小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我的学校我作主 1.学校注重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文化,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自我教育的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学校的文化墙、宣传栏中展示着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的成果图片和作品;在教室每个班级可以看到班标,口号、目标等,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环境都围绕自我教育主题而设。 2.培养我是学校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学校德育处每学期聘任 10名“监督员”组成学校“日常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学习、卫生、安全、纪律等工作的全面监督和管理,并参与校长接待日活动,促进学校不断完善发展。 (二)我的班级我作主 1.建立健全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执行“小卫士值班制”。班级实行小卫士值班制,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行为规范、仪表、卫生、纪律等。班级中每位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实行“人人岗位责任制”。在班级管理中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使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担当责任,展示自我才华能,各负其责,各尽所长,人人成为班级的主人翁。 2.建立个性特色班级文化。学校把“我的班级我作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民主讨论,抓住本班级的特点,自行设计自己班级的班标、班号、班训等,并制定合适的班规。通过班级文化创建活动,使班级每个学生的行为规范自觉向班级目标靠拢,使学生从“老师要管我”转变为“我要管我”,使自我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我的学习我做主 自主学习是自我教育的核心目标。小学生正处在一个精力旺盛,对万事万物都有好奇心的阶段,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引导他们对知识产生兴趣,在学习中收获快乐,点燃自主学习的“引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做到四方面: 1.学习时间我作主。加强时间意识观念,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加强学习行为自律,是体现学习自主性的第一步。 2.学习目标我作主。目标是行动的方向和驱动力,学习目标就是学习的方向和驱动力,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3.学习计划我作主。按时有效自觉地执行学习计划,不找借口,不拖延,这是自主学习过程的行为保证。 4.学习方法我做主。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是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 (四)我的活动我作主 1.策划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立足校园文化建设实际,拓展构建“主题活动+明耀时刻”的育人体系。首先学校开设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比如低年级学生开展以唱国歌、爱国旗为主题教育,初步树立爱国意识。中年级侧重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高年级要知法懂法守法教育,做校园文明的守护者。其次,学校根据不同节日组织多种文体活动。 2.组织校外研学活动,融入社会生活实践。学校、社会多方育人,让课堂延伸到校外,丰富自我教育的多样性。每学期定期组织研学,比如去农耕基地、航空基地、衡水湖生态研学馆等等,让学生融入社会大课堂,到社会的大舞台中去探索,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开发自己的活动潜能,在实践中自我磨练,体验成功的快乐,在体验中自主、能动、和谐地发展。 综上,在“双减”背景下,自我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立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去探索自我教育的新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自主、全面、健康地发展,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自我教育追求的最好未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冉乃彦. 激发自我教育 实现“双减”目标 [J]. 河南教育,2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