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吴晓春

     

      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能力。数学的教学中却少不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学习,先认识数字,再熟悉数字之间的计算,教师要将数字与计算这两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数字是计算的基础,计算是对数字的合理运用,学生获得了“数”的概念,通过教师的引导,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组成与分解,这个操作的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动态,使学生在计算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动作、语言、思维几部分密切结合起来。思维的力量大于知识,真正理解算法与算理比能够掌握计算方法更加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心算速度;保持专注;检验意识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计算题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中部分概念的引入通过计算来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结果通过计算来落实。所以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

      一、锻炼学生心算速度

      心算在数学计算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虽然说心算大部分计算的都是些比较简单基础的数学问题,比如一些简单的乘除法以及加减法,但是在考试的做题过程中它却能使学生计算的速度大大增加。我国目前的主要教育主流还是应试教育,而考试中对做题速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就显得学生的心算能力尤其重要。因此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心算速度进行锻炼,为长远的发展做出更多的打算。

      例如,在学习“乘除法”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应当意识到乘法口诀在学生以后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在教授这一课的内容时,首先最基础的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要熟练掌握,然后严格要求背诵,达到倒背如流的效果。教师可以在每一节的课前几分钟里开展心算比赛的小活动,给学生出一些加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然后要求学生在不动笔的情况下看看谁可以先计算出来。随着课程的学习,题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加,这样在时间的流逝中学生的心算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在稍后学习的乘法和除法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重点练习。

      二、 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景,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教学

      数学计算需要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教师可以创设生动具体的数学情景,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计算教学中。比如可以在小学生数学课堂引入数学游戏,让小学生体会到计算的乐趣,比如可以进行“身体奇偶数”的游戏,让一名学生起立,说出一位数字,如果是“5”,教师就伸出一只手,回答单数;如果是“8”,教师就伸出两只手,回答双数。教会学生之后,可以让学生互相之间玩游戏,玩的好的学生可以予以小奖励,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在进行混合运算教学的时候,先教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概念理解,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出计算题。比如:老师在上班的时候坐公交,上车的时候一共有25人,后来有8个人上车,在最后一站的时候有5个人下车,请问老师下车的时候,公交车上一共还有多少人呢?举完例子之后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然后再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25+8-5=28,并且对其进行解释,教师也要进行点评,有利于学生理解混合运算,并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三、加强学生检验意识

      数学同样是一门需要细心的学科,这一点在考试当中尤其重要。因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考试的时候它只要求一个结果,这就需要学生在考试计算的时候每一次都认真仔细,因为一不小心丢的可不只是一分两分。在做完题以后通常学生都会放松下来,但是教师应当让学生意识到考试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应该充分利用起来的,特别是大题,在计算完之后一定要检验,防止自己辛辛苦苦计算的题目因为粗心而功亏一篑。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章内容的时候,因为分数的计算比較容易出错,教师可以在教学初期要求学生对每一道计算题都检验一下,不要让学生因为怕麻烦就省去这一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检验意识,然后在大量计算的基础下能够提高学生检验的速度。因为做题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计算,检验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学生在做完题后有这个检验的意识就可以了,但是不能因为检验而耽误考试中做题的时间。

    四、 设计趣味化,层次化的练习,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计算教学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化以及层次化的练习,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点兵点将”的游戏进行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先出几道题,并介绍游戏的规则。教师先点一名学生进行口算,如果回答正确可以由这名学生指明另一个同学进行下一道题的回答,如果回答错误,可以向其他学生求助,由回答正确的那名同学进行点下一道题回答的同学,最后回答正确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回答错误的同学需要表演节目作为小惩罚,同时可以结合积分制,让游戏延续下去。这种游戏化教学的形式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学习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整个课堂氛围非常融洽。

    在进行课后习题的设计的时候,可以让题目生活化,趣味化,吸引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计算能力一般的,就设计适合大众做的习题,题目难度不要太高;对于计算力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感受计算的乐趣。教师对于练习有层次的布置,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思考,并且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蓝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

      [2]  赵春玲.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二小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