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浅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浅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来源:未知 作者: 吴建

     [摘要]心理健康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既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区适应,也就是说任何詹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关键词]心理健康;现状分析;生活环境;人际关系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的统一性原则;其二,心理过程各分之间协调一致性原则。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时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的挫折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为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或自废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无具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

    二、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一)与小学生比,初中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小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几年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多数小学生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中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三)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小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中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

    (四)还有其他客观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悠哉,认为自己是小学的尖子,步入中学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第二,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小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中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眼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方面有碍个性发展。

    三、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幽兰中小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第一,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院校,甚至小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开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建议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第三,老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最后,学生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和学校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县渡头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