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于细节处见礼仪
于细节处见礼仪

来源:中小学教育 作者:吴汉忠

    ——《林黛玉进贾府》“一推、二谈、三让”中的礼仪教育

    河北蒙古族高级中学   吴汉忠

    《礼记·曲礼》中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讼辩,非礼不决。”,《荀子·修身》中也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古人把礼仪提升到关系国家、家庭、个人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现代社会依然把礼仪看作提升个人素养的必修课,看作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润滑剂。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规矩,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素养。尤其是在当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交往频繁的背景下,礼仪越发重要。但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礼仪教育的素材比较少,礼仪课上的也不多,因此在语文课上我把《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一些细节描写从礼仪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让同学们看到了知书懂礼的一个林黛玉。

    黛玉来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小小年纪有如此自尊已属不易,年貌虽小,已让大家感觉到举止言谈不俗。王熙凤夸她“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孙女”这话虽有讨好贾母的成份,但也说明黛玉待人接物确是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

    我们首先看黛玉是如何婉拒大舅母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的。黛玉笑道:“舅母赐饭原应不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见谅。”黛玉知道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自已去见两个母舅,虽是命两个嬷嬷带自己,实际上是让自己去拜见两个舅舅。现在只拜见了大舅舅(大舅舅没有见她,只是传过话来),还没拜见二舅舅,这既是对二舅舅的不恭,更是对贾母的不恭。如何拒绝大舅母的苦留,黛玉说的非常诚恳。长辈赐饭,本来是不应该推辞的,只是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如果在这吃了饭会对另一位长辈不恭敬,至于吃饭可以改天。这里有两个礼仪常识一是长辈(贾母)吩咐的事(见两位母舅)要按时完成,没完成中间最好不要做其他事。二是黛玉第一天到姥姥家,第一顿饭理应陪姥姥吃而不应在长房(大舅家)吃。

    我们再看同样是关于读书的话题,黛玉回答贾母和回答宝玉却不一样。贾母与众姊妺们用餐完毕,王夫人等也已离开,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回答的应是实话,她虽年纪不大,但已读了《四书》,这说明她早已把蒙学内容读完,从她后面所做的诗词来看,黛玉所读的书是非常广泛的,她这样回答贾母是比较谦虚和正统的回答。贾母的回答可能也不是对自已孙女的鄙薄,只是表明了她对女孩子读书的态度。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心思缜密,听了贾母的回答后,当宝玉问她“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立刻改变了先前的说法。黛玉的这句答话和王熙凤讨好贾母的话应是不同的,她的回答尊重了贾母,感虑到了其她几个姊妹的感受。这里体现了谈话礼仪的一些常识,不补充对方,不纠正对方,不质疑对方尤其是对长辈。

    我们再看黛玉的三次让座。前两次让座是黛玉来到荣府正室拜见二舅舅贾政,当她被老嬷嬷引进东房后,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因炕上的这两个位置应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座位,黛玉不坐。贾政不在家,老嬷嬷又引黛玉到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来见王夫人。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黛玉便向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了。黛玉两次都不肯到炕上去坐,因长辈的座位晚辈们是不能随意坐的。

    第三次让座是黛与贾母吃晚饭,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当贾母说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中国最早的礼和最普泛、最重要的礼,可以说就是食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检验一个人修养的最好场合,莫过于集群宴会了。因此,“子能食食,教以右手”(《礼记·内则》),家庭启蒙礼教的第一课便是食礼。而中国宴会繁缛食礼的基础仪程和中心环节,即是宴席上的座次之礼——“安席”。黛玉认为舅母嫂子应在这里吃饭,她们应坐在主坐贾母的两边,在舅母嫂子们在的时候是不能挨贾母坐的,得知她们不在这里吃饭,在贾母的劝说下才在贾母左边坐下(如果不是客,她与探春三姐妹应按齿序就座的)。

    这三次让座虽说情形不同,前两次是看望二舅舅,一次是在贾母身边吃饭但共同点都说明了黛玉知礼,明礼。

    对于一篇课文,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如果从礼仪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礼仪常识,而且也认识了一位尊重长者、知书明礼的大家闺秀---林黛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