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聆听课堂的“拔节”声 ——关于语文课堂“问”“对”的思考
聆听课堂的“拔节”声 ——关于语文课堂“问”“对”的思考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4年1月上 作者:吴寿健

    淮安市周恩来红军中学南校区  吴寿健

    【摘要】“问”“对”是语文课常见的形式和状态。本文从以“问”激“对”,通过打通文本研究“关节”角度,阐述了“问”的趣味性、探究价值、发散性和开放性。同时,强调了“问”和“对”之间的和谐共振,要突出双主体的作用,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问”“对”;语文教学;双主体;评价机制

    在语文课堂中,提问和对话是常见的形式和状态。然而,我们常常将这种提问和对话的过程简单化或者贬低为低幼化的一种活动。如何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展示提问和对话的丰盈内涵,并将其视为推动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是我在研究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问答形式促进文本研究的连贯性

    作为教师,应善于运用提问策略和技巧。提问应具备适度难度、针对性和连贯性。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予反馈,避免过分追问。作为语文教师,掌握提问时机和技巧固然重要,更关键的是提问问题的价值和深度。

    1.有趣的提问

    问题的有趣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设计出富有情趣或理趣的问题,以丰富多彩的语文素材激发学生的思维风暴。

    教学《都市精灵》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研究中找到文本的趣味之处。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结合文本和实际情况,设计一段关于“北京的鸟”和“旧金山的鸟”对话的作品。学生对此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对于鸟类以及城市环境问题的探讨引发了浓厚的兴趣。这样的独特视角使得人们能够思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中,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而问题的趣味性则是学生体验学习快乐与成功的有效途径。在语文课上,教师们可以多加强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与引导。

    2.“问”之价值探究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考虑其价值,主要关注两个方面:角度和深度。在角度方面,要求问题能够既直接提问亦曲折引出,以实现曲直互换和引起人们思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选择了直接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要求学生扮演“二姐夫”的角色。虽然文本中关于“二姐夫”的信息很有限,但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合理想象,来概括整个故事。同时,在“深度”方面,我采用了深入问题或者深入讨论浅显问题的方式,以达到设计分层次、将难题转化为易解的目的。

    3.“问”的广度和自由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具备发散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促进创造性潜能的培养。

    首先,问题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维的广度思考,使其产生多个答案和不同的提问方式,同时也能与现实生活等相结合。正如美国学者罗迦·费·因格在他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所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能够具体运用这一原则。其次,问题的自由度意味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狭隘的视野,以多角度、全方位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可以采用比较提问、逆向提问、想象提问等方法。

    课堂提问的艺术是语文教学策略中最高级别的要素。当然,我们不建议课堂充斥着琐碎的、幼稚化的问题,也不赞成问题过于深奥难懂,难以理解的情况。 二、问与对之间,创造心灵之间的共鸣磁力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善于提问外,还应善于反问和追问,并且以善意对待提问。所谓善待问,指的是凸显师生双方的主体作用,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师生问答评价机制,从而形成互相共鸣的心灵交流。

    1.突出师生的共同主体作用

    当今时代,许多语文课堂即使看似理念先进,但进一步研究却发现,注重形式胜过内容,过于花哨而不够实用,甚至缺乏“双主体”互动。

    “问”“对”之间的“互动”,意味着“互为主体”,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在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中消除误解,共同探索知识和学习问题,互换思

    想、交流沟通。

    2.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和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应客观合理,不偏不倚;评价应多元互动,考虑各方面的能力和表现;评价应具备发展性,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以下是一位老师授课《一个深夜的记忆》建设性“问”“对”片段。

    师:“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请问这一诗节中“仿佛”“于是”两词可否去掉?

    1:不能去掉.“仿佛”是“好像”的意思,思绪从“风”的意象转到“月亮”上来,给人想象的余地。

    师:此时,作者有什么反应?

    2:“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师:“于是”便听到了“黎明的音响”,说明了什么?

    3:万物在沉睡,“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这和第3诗节形成呼应,“于是”一词写出我的敏感和觉醒状态,表现“我”对黎明的渴望。

    师:有不同意这一观点吗?

    4:能去掉。去掉后句子更通畅,表达更简练。

    师:我们先不评判这个学生的回答对错与否,大家不妨将这两个词去掉,然后自由读一下,感受一下表达效果。

    5:去掉以后,增强了诗行的跳跃性,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6:诗味似乎也没有减。

    师:两种观点,理由都有说服力。然而,比较下来,前者更符合诗歌表达的本意。因此在思考问题时不能脱离文本。但是,后者提出了独到见解和有价值的分析,值得称赞,让我们向他们鼓掌。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狭隘而简单的判断和评价,而更是师生之间思想的“敞开”与“接纳”。教师还表现出耐心倾听、循循善诱,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教学课堂可以看作是一条线,而问题则是那闪烁的珠子。如何巧妙地串起这些珠子,使之整齐、得体、美丽,需要教师发挥极致的技巧和智慧。通过精准的提问和准确的回答,语文课堂可以摒弃繁华,回归宁静和本真。

    参考文献

    [1]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核心素养课题研究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口[J].中国教育学刊,201710):1-3

    [3]王慧君.教师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