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在线欢迎您!维普在线!
您的位置:首页>期刊文章>中小学教育 浅谈生态教育理念下的生态课堂构建
浅谈生态教育理念下的生态课堂构建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4年1月上 作者:卓道琴

    襄阳市襄州区第四中学 卓道琴

    摘要: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兼顾学生个性发展,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统一的课堂。襄阳市襄州区第四中学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并在校园中树立了生态校园文化。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生态课堂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三环六步”课堂结构为主要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

    关键词:高效课堂;生态教育;五项准则

    一、三环六步教学高效课堂

    “三环”包括“导学—互动—达标”,每个环节都辅助两个教学步骤,共计有“六步”,即“激趣导入—自学指导—小组互助—小组展示—整理提升—拓展达标”。这三个环节逐步推进,探究的深度也逐渐提高。“三环”不仅构成了整体的框架,也贯穿于每个问题环节的实施。学校根据学科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环六步”生态课堂在模式融合、流程再造、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革新,以实现“真正的学习”。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习从单调变得丰富,从记忆变成探究,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单一变为多维;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迁移运用的过程,实现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导的转变。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采用情境驱动的自学方式。教师会在课前或课堂上设计一系列富有情境的问题链,并发送整理好的课时资源包给学生。资源包包括了学科教材学习指南、课时学习指南、微课资源、自学检测试题以及拓展学习资料。学生收到资源包后,按照课时学习问题链展开自主学习,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如阅读数字教材、观看微视频、阅读微文章等,并通过检测试题进行自我诊断。

    第二步:进行分层自学检测。教学系统会自动评估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情况,并生成智能化的学情分析报告,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确定教学重点。通过自学测结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正面引导和积极评价,同时对学生的听课情况(如时间、态度、形式等)进行评分,并将评价过程综合到每个班级的评价中。

    第三步:新授精讲。授课内容是由“自学检测”结果提示的,通过PPT集体分享来自教师电脑屏幕的教学信息。45分钟的课堂中,一般有25分钟的新授环节。25分钟不一定是连贯的,可以分开讲解各个知识点,讲解以后与学生互动,根据互动结果决定接下来是着重讲解已学知识点,还是跳到下一个知识点。

    第四步:师生互动检测。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点,会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设计当堂检测,同时,组内分发相关的训练题,班级系统可以实时呈现每个学生的评测结果,以此指导教师动态调整新授课内容。此外,运用信息技术功能,在每个小组内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个互动过程能够让每个学生、每个小组感受到被关注。

    第五步:整理检测。课堂总结一般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运用协同教学系统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帮助教师精准掌握学情,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第六步:答疑辅导。学生做完分层作业以后,通过信息技术系统形成作业分析报告,由教师或小组长进行针对性帮扶。如果班级有10名学生没有掌握某一知识点,教师就针对这10名学生进行小组分类辅导、答疑。针对薄弱环节,教师还可以推送相关的微课,让学生学习完微课后再做补充检测练习,加深学生对阶段性学习的印象。

    二、环境教育课堂的五项准则管理

    一是情境驱动的原则。生态课堂模式通过情境链、问题链、活动链引导学习活动,促使教学任务扎根实施。二是操作简便的原则。生态课堂以导学案为教学框架,提供便捷的“工具箱、资源包、脚手架”,在问题驱动下进行导学、学习和评价,操作简单易行。三是及时反馈的原则。学校采用即时反馈评估系统,例如提供师生间的教学、学习、评估和反馈的电子白板等。互动交流原则有四个。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进行体验式学习,注重情感交流。其次,教师通过对比、类比、联想、想象、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和演绎等不同思维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思维交流。除此之外,还有协同管理。其中一点是坚持自主管理,另一点是强调“和谐竞争,协同发展”。

    三、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1.构建能够成功完成核心任务的整体策略

    学校结合生态课堂实际,开发推动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案例,并创造整合性且真实的现实情境或主题,以优化以问题驱动为特点的深度学习环节。在任务导向的学习中,教师策划主题任务,通过一个情境线将分散在不同课程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得每一节课都像连续剧一样具有情节和故事性,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比如学生进行“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这个学习任务后,教师通过不断改变情境和条件,让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渐加深,并且思维范围也得到拓展。因此,这样的练习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练习,它能够引发新的学习过程。

    通过设定问题和生活情境,以核心主题作为教学内容,将情境、任务和实际生活相融合,将知识能力的组织结构化,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目的。

    2.多种互动,共生景象

    学校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全新的形式:第一,结合学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一过程被称为“学生自我对话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结合”;第二,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和交流沟通,这一过程被称为“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与交流沟通”;第三,在“学生自我对话与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结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学与交流沟通”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对话,通过巧妙引导和适时点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这一过程被称为“教师与学生的深入对话与巧妙引导”。为了实现个人、小组和班级共同发展的目标,学校采取了从课程内容设计入手的策略,专注于内容设计和开发,使其成为有意义的媒介,帮助学生通过理解内容来掌握各学科的本质,从而培养他们的规律掌握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返回顶部